怎么样培养孩子储蓄的好习惯
1. 开设储蓄账户
为了鼓励孩子储蓄,可以带他们一块去银行开设储蓄账户,并以孩子的名义开户。当孩子看到我们的名字出目前存单或存折上时,会感到我们的重要程度和成长。除此之外,银行可以帮助孩子充分理解钱不是随意可以取出来的,而是需要先赚钱并存入银行,才能取出来。这种经验不仅能够预防孩子盲目烧钱,还可以让他们掌握投资理财。
2. 准时储蓄
有时,大家得到一笔钱后会延迟储蓄,结果最后发现把钱花光了,没必要再存了。因此,大家应该帮助孩子在行动之前就储蓄好钱。比如,在孩子3岁时,可以和他们一块玩存钱游戏,让他们把钱存入我们的存钱罐。到了5岁时,可以鼓励孩子把钱存入家的小银行,并给他们一张手写的存折,爸爸妈妈充当银行员工的角色。到了6岁,可以带孩子一块去银行开设真的的账户,让他们培养准时储蓄的习惯。
3. 用动力带动储蓄
大家可以给孩子一张他们梦寐以求的物品的彩色照片,并贴在他们的床头或房门上。孩子天天看着这个“目的”,储蓄的热情会大大增长。为了尽快达成这个目的,他们会愈加自觉地积极储蓄。当他们通过这种方法达成愿望后,会愈加理解储蓄有哪些好处,并了解珍惜自己所拥有些。
4. 让孩子了解钱的价值
有的孩子对资金的价值没定义,当他们想要某样东西却没得到时,会觉得是爸爸妈妈不想给他们买。他们从来没从能否同意这个东西的价格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因此,当孩子一分一角地储蓄时,他们会深刻地感觉到钱得之不易,并且了解并非所有些东西都能买得起。如此,他们会愈加理解爸爸妈妈赚钱的辛苦。
5. 合理烧钱
当孩子上婴幼儿园或小学一年级时,可以给他们一些零烧钱。但要时刻提醒孩子不要带太多钱在身上,并在烧钱之前先考虑一下这个东西是不是需要购买。起初,爸爸妈妈需要监督孩子的零烧钱支出,并准时评价他们每次烧钱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伴随孩子年龄的增长和投资理财经验的丰富,爸爸妈妈可以渐渐放下,给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权利,但仍需给予指导。
股票大王从小投资理财
储蓄的好习惯缔造股票神童
司徒炎恩被叫做股票神童,他在14岁时就扬名华尔街。在他9岁给母亲的过生日时,司徒炎恩送了一张过生日卡,上面写着:“我没钱买礼物,但我可以告诉你怎么样投资。”他还写了一封信,说假如有几十元钱可以买股票,那样有4000多元钱就应该买房出租。十二三岁时,他就想自己买股票,但股票行不允许儿童购买。到了14岁,司徒炎恩用自己储蓄下来的100USD买了一家用电器脑软件企业的股票,股票价格大涨,3个月后他卖掉股票,净赚800USD。1993年,得到爸爸妈妈的赞同,司徒炎恩向家人、亲戚和朋友借了2万USD,成立了我们的基金公司,15岁时成为基金经理。3年内,他的基金每年增长30%以上,1996年增长达到40%。后来,他爸爸将自己十多万USD的退休金交给他管理,这位年轻的基金经理目前管理着20万USD,他计划积极吸引投资者,赚取2000万USD。
资金观与环境收获股票神童
从司徒炎恩给母亲的过生日礼物可以看出,一些西方孩子对资金有较强的观念,甚至超越了他们的前辈。司徒炎恩在国际大都市香港出生,在产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长大,这两个地方对他的影响非常大。香港是金融中心,美国有40%的股民,而司徒炎恩常常去曼哈顿,为美林证券公司工作,这类环境为他的成长提供了好的条件。
储蓄需要3个罐子
美国畅销书《钱不是长在树上的》中提到了储蓄的原则,作者戈弗雷指出,孩子们可以把零烧钱放在3个罐子里。- 第一个罐子是储蓄罐,用来存放孩子的储蓄。这个罐子的钱是为了将来的大目的和梦想而存的。- 第二个罐子是消费罐,用来存放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零烧钱。这个罐子的钱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小需要和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第三个罐子是慈善罐,用来存放孩子想要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或机构的钱。这个罐子的钱可以培养孩子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种方法,孩子可以掌握储蓄、消费和慈善的平衡,培养好的资金管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