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现在国内高校自主招生都是各自为战,本钱却不低。以复旦为例,每年在自主招生上的花费就要上百万元。复旦大学招办主任丁光宏教授昨天同意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校自主招生上各自独立的办法不是最好的,假如能仿照海外通行的做法,实行申请制,将更为理想。除此之外,他还对现在高校自主招生的无序现象颇为不满:“不少大学到高二去招生。”
对于复旦每年花在自主招生上的本钱和精力,丁光宏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光是经济本钱,学校每年就要花掉上百万元。
此外,一些看上去无形的人力本钱甚至没办法用资金来估量。“每一个学生要经过5位教授的面试,大家250位教授进行了3天,从早上8点钟神经一直紧张到晚上6点多。学校给教授发放补贴是一方面,教授的时间本钱也是非常高的,他们的科研、教学都会受影响,大家还有一大量服务职员、志愿者,在进行复旦水平测试时,还要携带卷子到全国各地去举办考试”。
丁光宏觉得,大学可以通过自主招生考试选拔人才,但每个大学独立考试并非好方法。“可以根据海外通行的做法:申请制”。丁光宏进一步阐释说,申请制就是依赖国家或者是第三方的独立机构,先在全国进行考试,然后将学生进行分层。“像北大、清华、复旦如此的学校招其中百分之1、千分之一的学生”。如此不只能节省高校的招生本钱,同时考试本身具备权威性,也不会加重高中生的学业负担。
譬如以现在的高考考试成绩作为申请首要条件。丁光宏建议,高考考试分几天考,每一天有一门考试,学生未必全部参加,而是可以自己选择考什么,而每所大学入学时可以提需要,“譬如某个大学录取需要的是数、理、化的成绩,那样这个学生想考这个大学的话,选这三门就好了,这三门的总成绩就作为进入这个大学的门槛”,每个学校再依据申请成绩进行初筛,然后面试。
丁光宏还强调,大学自主招生现在迫切需要相应法规的规范。他坦言,现在每个高校的自主招生正在演变成抢生源大战,给初中生带来更多的负担,令父母怨声载道。“自主招生抢生源已经越烧越火。不少大学已经在提前行动了,进步到高二去招生,这就变成无序了,主要的问题是大家放开自主招生的同时并没把法规规范完善了”。
“自主招生不是你想招什么就招什么,需要在肯定的规则规范下拓展工作”,丁光宏表示,一方面大学充分选拔人才的自主权,其次大学也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