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到底难不难?
关于考研的困难程度,有些人把它夸大了,结果吓走了很多本来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而有些同学低估了考研的困难程度,过于轻敌,结果原本能考上的也考得乱七八糟。
确实,对于考研的困难程度,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夸大和轻视其困难程度都是不适合的,在很多时候甚至是有害的。
对于浙大的绝大部分学生来讲,我感觉考研的困难程度其实并不算高,由于大伙可以想想,考研的国家分数线要满足那样多不同档次的学校的招生状况,显然不可能定得太高,题目的困难程度也是适度而且相对稳定的,非常早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浙大期末考试时需要就较高,只须同学认真复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考研复习的很多工作量,并非完全为了达到某个分数线而做的努力,而是在想尽方法降低自己落榜的风险。或许你学的不少东西未必会考到,可是它们仍然是有意义的,由于那些都可以降低你考不上研究生的风险。问题在于,很多人没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没从尽可能降低出现意料之外的角度来考虑怎么样安排复习,尤其是专业课的复习,结果常常失败,给人导致的印象是考研挺难的。
当然,过分觉得考研比较容易的想法更是极其错误的。考研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量,假如未完成一系列需要的工作,试图靠侥幸考上研究生,机会是非常小的。只有在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精力的状况下,大家才能说,考研其实并不难。
2、平常成绩好才有期望考取研究生?
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只不过考5门课,与复习的认真程度、复习的时间长短与办法正确与否有关,与平常的学习成绩关系不大。我就认识一个浙大的毕业生标兵(全校一年才有30个),由于太自信了,以为自己平常成绩好,没认真复习,结果没考上研究生,而且考得非常差(不过后来去了美国一个前20的学校念书去了)。而我听系里的老师说以前有好几个同学由于没学位,不好找工作,没其他退路,只有考研,反而都考得非常不错。所以考不考得上的重点还是复习得怎么样,不要由于平常成绩不好就不敢考研。你平常不可能像考研那样好好学习的,所以平常的成绩没太大参考价值,由于你可能不太喜欢学,所以无所用心,因此,平常的成绩常常不可以代表你的真实水平和潜能,是不作数的。
3、何时开始筹备考研最好?
虽然我觉得早点确定要什么学校和考什么专业最好,但像有的大学的同学从入大学起就开始筹备,或从大二就开始筹备,也未免过头了一点。如此一来,整个大学生活完全围着考研转,在将来回忆起我们的大学生活来,难免感觉自己为了考研,舍弃了太多的东西,其他人有美好的大学生活,而我们的大学生活却黯淡无光。因此,我感觉,假如你已经决定考研,那样在大三前你只须看到考研以后要考到的课,就很认真的学好,学到和考研差不多的水平(譬如说在上课时、尤其是期末考试前就抱着考研的数学复习指导书来看),就是在为以后顺利考上研究生做筹备了。在大三前,把所有些数学课都尽可能学好,尽快把英语提升到六级水平或六级出色的水平,就是为考研做了非常不错的筹备。
假如考本专业,那样我感觉大三下开始看数学与一些专业课就能了。若是跨专业,则最好是大三上就开始学一些该专业的课程或直接读该专业的考研指定参考书,然后在大三下开始看与指定参考书的书名相同,但作者不同、内容也有的差异的教程,如此可以增加对指定教程的理解,也可以减少考试时出现没见过的内容的危险。近期,可能因为考研角逐激烈,我已经听到过不少学校的专业课大面积超出指定教程,有时甚至超越一半的考试内容都在指定的参考书上找不到(主如果经济类和纯文科的专业),所以早点读些其他教程尤为重要,假如指定的教程明显不够权威、内容太浅或内容不够全方位,更应该仔细研读与该书同名的权威教程。
4、正式开始筹备考研前该做些什么?
第一应该尽可能向刚考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些老生请教,无论他们考上与否,都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你吸取,可以尽可能降低大的、方向性的错误,同时,还可以请他们给你开列参考书单,免去你盲目找书的麻烦。参考书的好坏极其要紧,不然不只费时,累死累活也未必有成效。尽管你可能早就知道了你要考试报名的学校往年的招生状况,并买到了以前的指定参考书,还是要关注新的招生简章的指定参考书有无变化,应该在开始埋头复习前,浏览该校的主页,看新的招生简章,确认指定参考书有无变化。
对于那些不了解怎么样查找各高校主主页的同学,可以到中国教育科研网找,这里很全://yp.cer.net/ 但非常重要的还是尽快和你想读的那个学校那个专业的在读研究生联系上,通过电话,email或是在暑假直接去一趟,向他们请教一些考试的经验,这尤为重要,由于如此你大致可以防止方向性的大错!不要怕打搅其他人,大多数研究生都很好,都比较热情的,大伙也可以去www.yanlutong.com看看。
5、考研与找工作、上课、期末考试的冲突
既然选择了考研,那样就意味着在考研结束前,你没多少时间去找工作,也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找工作,不然到头来落个两头空。以我的经验看,浙大每年一次的秋天大型校内招聘会,对考研的人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由于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感到考研颇为辛苦,日子比较枯燥,对考研能否考上开始有的动摇,对我们的决定正确与否开始优柔寡断。此时,一旦在招聘会上找到一个还可以的工作,或是看到同学找到了还可以的工作,就心思动摇,也开始想找工作、无心学习或干脆宣布不考研了的人,相当的多。他们前功尽弃,到头来事实上也没找到什么好工作,至少与考上研究生后能找到的工作和进步机会来讲,没几个人找到了那样好的工作,但他们还是早早地舍弃了,真是可惜。很多类似这种情形的人后来都有的后悔,由于工作了之后再要考研,决没一些在校生想象的那样容易,要付出远比应届时更多数倍的努力(如那些在职考研者,在工作之余还要易教网学习到深夜,仍然时间不够用)与承担更大的重压(如离职考研,家人和朋友的期待非常高,不太期望你失败,由于失败的后面还有个生活活与家人的经济负担)。
所以我第三强调,既然要考研,就不要在考研结束前花太多的心思找工作,但校内那次招聘会我觉得还是可以去一下,但假如从此就开始纠缠于找工作的事情,那就犯不着。假如在考试结束后你发现自己真的考得非常糟糕,那样你也完全可以在考研结束后的寒假和第二学期找(在新年后各地有不少招聘会,不要错过)。假如你早早地想着假如考不上就去工作,早早地老想着为我们的失败留好退路,你一般是考不上的。考研复习紧张,所以复习到一定量就会发现时间好像不够,想逃课复习的人也不在少数吧?说老实话,我考研那个学期逃了1/3左右的课,由于我感觉时间实在不够,而老师上的那些专业课的东西也比较简单,但任课老师看到学生逃课一定不开心,所以要和任课老师搞好关系,多跟老师谈我们的客观状况。但,总的说来,假如筹备得早,也未必就需要逃课才能考上研究生。
那时候我一门心考虑研,我感觉成功换到新的专业对我的影响实在非常大,所以虽然没办法缓考(在我看来,即便其他学期不允许缓考,从广大学生的前途着想的话,浙大也应该允许大四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可以缓考),我也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复习我们的专业课,当时我想,即便要重修两三门课,只须我考上了研究生,那样重修也无所谓。后来我用在期末考试复习的时间确实不多,不过老师的复习课和答疑我都去了。在大三大四时的复习课和答疑一般都非常重要,老师会有指导性的、方向性的话语,可以降低复习的盲目性,其他就是把老师以前布置过的作业都重新做了一遍,大体不会出问题的。后来我的成绩都非常高,算是运势很好。
6、复习的安排
第一要知道你考的数学的具体需要,数学分数学1~数学4,需要的内容和困难程度都递减。总的说来,数学包含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但不一样的专业需要非常不同,请必须要在复习数学教程前先知道考研的数学包括的内容,不要费时看那些考研根本不需要的内容。
英语是文理都相同,但政治是分文理的,虽然文理科的政治大多数内容都相同,文科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内容,应该注意。以上三门公共课,并非所有些人都要考的。数学只不过理工农医类和经济管理类这两大类的专业才要考,其他专业都不要考。假如你要考三门公共课,则只有两门专业课,除去北大的考研需要的课程内容特别多以外,其他学校的专业课内容都不多,指定参考书5本上下浮动。假如你只须考两门公共课(英语和政治),则你有三门专业课,则指定参考书在5~10本左右(各校不同,请参阅各校的考试报名指南)。
要知道各校的专业课考试的特征,各校的专业课出题思路常常差别非常大。有些学校专业课绝对根据指定参考书出,而且比较容易买到专业课的试题,可以供你复习参考。有的学校的专业课没指定参考书,或常常超出指定参考书的范围,喜欢出一些与最近学术杂志发表的论文或学术界近期讨论的热门话题有关的题目(譬如法律,一般都要阅读近几年的法学期刊,你所考单位的法学教授们近期发表的大作与其他要紧的文章常常是要看的),所以假如以前考过论文方面的内容,要安排好时间看这类论文。前面已经提到过数学应该尽可能在大三下看完,我觉得最好是在大三下的暑假前看完一遍数学并做完配套辅导书的习题,然后有经济条件的也可以去参加一些暑期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辅导班(看各人状况自定)。
当年我也没如何听说北京上海有哪些辅导班,就在11月末参加了浙大研究生院自己办的公共课辅导班,感觉浙大辅导班的数学老师教学水平都很好,很有帮助,其他英语和政治感觉提升不大。所以,我看假如要参加英语和政治辅导班,最好还是参加北京或上海水平高中一年级点的班为好。参加辅导班前必须要先复习完一遍,不然基本上白烧钱,一点成效也没。
政治我感觉从暑假开始看前一年高教司组织撰写,余学本等人编的书即可,不需要太费力气看,只须先看顺眼即可,不要背,等看熟了从9月份开始背也足够来得及。我前面提到考六级就是在为考研做筹备,但我要强调考研的题目比六级难不少,尤其是阅读理解要难一些,考试的风格和内容也不完全一样,不要由于六级好就对考研的英语粗心大意、不认真复习。不认真复习,即便基础非常不错也常常会考得非常惨!英语考研有大纲词语表,不要干巴巴的拿着只有中文意思没例句的词语表猛背,应该找到有例句的书,把那些你不熟知的单词挑出来,抄到笔记本上来背。不要熟知和不熟知的单词都一锅煮,增加我们的记忆负担。记单词的基本办法,还是要抄写和尝试回忆。对此要谈的太多,不多讲。
7、推荐书目
以下只是我一直觉得很好的一部分考研复习辅导书,也有不少非常不错的新书我不了解,所以多向刚考过的人认识一下。
(1)、数学
第一遍复习时高等数学(微积分)教程用浙大我们的即可,对其他不是用浙大的教程更不是用同济大学编的《高等数学》(上下册,高教版)的同学,则应该用同济大学编的这本高数书(应该注意同济大学的这本书是为理工科专业的人写的,很多内容对学经济管理的人是无需学的,不要什么内容都看),配套辅导书可以用盛祥耀、葛严麟、胡金德。张元德编的《高等数学辅导》(上下册),共31.5元,清华大学出版社。此书对那些高数基础不好的同学特别有用。线性代数的教程用浙大的即可,假如感觉不好理解,也可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的一本线性代数(居余马等5人编,15元)据了解考研的人一致推荐这本线性代数书。配套辅导用书可用胡金德、王飞燕编的《线性代数辅导》(第二版),15元,清华大学出版社,此书非常好!
清华本科生还发一本高数辅导书,韩云瑞、刘庆华、王燕来、吴洁华编的《微积分学习方法指导》,18元,应该也很好,比较薄,比较容易看完(我没用过,不过在清华用的非常常见,所以照理该很好)。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经典教程应该是浙大盛骤等人编的那一本(高教版),很多人都用这本教程筹备考研。我当初上课和复习都是用的这本,在首次复习时把书后面的习题全部做了一遍,感觉那些题目都还很好。
在第二遍复习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推荐陈文灯的辅导书及配套习题。我看到有一个人推荐学苑出版社出版的“金版”考研系列里的数学(分高数、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数理统计三本),他说对他帮助很大。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了一本“清华大学教学参考书及考研辅导班教学用书”,俞正光、王飞燕、叶俊、赵衡秀编《大学习数学:定义。办法与方法》(上册为微积分部分,下册为线性代数与概率论部分),上册29元,下册24元,可分开买。
(2)、英语
我以前用的是王长喜的《复习指南》,不过北京考研的人几乎都用朱泰祺的复习书,应该是有其道理。其他就是历年考试试题剖析(95-2002即可)、六级全考试真题(只做阅读理解即可)、英语写作我推荐考试虫出的《考研万能作文》,18元,很好。其他就是张锦芯的阅读理解和模拟题。有人推荐毕金献(99年前命题组组长)的阅读理解。石春桢的模拟题除去了改错还可以,其他不值一做,费时,尤其是阅读理解。
(3)政治
高教司组织余学本等人编的复习书(航空工业出版社)是必须具备,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纲剖析,95年以来历年考试试题(注意考试内容发生过非常大变化)。其他如任汝芬的考试前串讲据了解很好。别的我不了解了。多请教其他刚考过的为好。
(4)专业课
人大版考验辅导书系列有各名校的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电子医科等专业的历年考试试题,将各校的历年专业课考试按内容分章节排列,有肯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该出版社还有历年考研公共课的全考试真题剖析。非常重要的是要复印到所考学校的历年专业课考试试题,只须指定参考书没非常大变化,复印到的专业课试题越多越好。
8、复习时的基本方法
(1)、必须要把数学、英语政治的全考试真题做不少遍,最起码两遍。全考试真题是宝,模拟题是草,甚至连草都不如,尤其是大多数英语模拟题。
(2)、专业课试题只须指定参考书没非常大的变化,能复印多少年就复印多少年,即便比较贵也要复印。假如你认真复习的话,考研的风险可能更多源于专业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不确定性。得到更多的专业课试题可以大大降低这种不确定性。
(3)、假如能复印到你要考试报名的该校该专业的同学的专业课笔记,请想方法复印,尤其是文科性质的专业,考试试题常常与笔记密切有关,书上只提到一句话,或许笔记里老师论述了一大段,完全可以出个大题,类似的例子数见不鲜。不要以为老师只考那些条条框框非常了解的东西。考那些东西怎么样区别非本专业的非本校的学生?怎么样区别学生基础扎实还是不扎实?所以专业课常常会出那种看着有点偏的、但的确有理解和发挥空间的题目,或是跨章节的题目,要多总结、多相互联系。要将文科的内容(如政治或其他文科的专业课)总结成一张或几张大表,把所有些核心内容都总结进来,形成条理无比之了解的一张或几张大纸,所有该书的内容全在其中,你就复习得差不多了。把这几张大纸记下来,考试的大题也不会漏掉任何要素。
(4)、假如该系有办专业课的考研辅导班,那样势必常常会漏题,即便没办法参加也尽可能复印到辅导班的课堂笔记(极少好学校会办专业辅导班,由于办专业辅导班对外校考生是非常不公平的)。假如该系在考研的该学期有开要考的那门课,那样常常是开那门课的老师出考研考试试题(请先向在读研究生们知道状况),该老师讲课的课堂笔记颇有价值,该门课的期末考考试试题也常常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可设法打听(不过,不可太在乎这种方法,全方位复习才是最有用的)。
(5)、英语的阅读理解不要乱做模拟题,毫无用处,第一是要把全考试真题搞得非常熟,仔细剖析,找出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和方法。可以先找一本剖析比较出色的历年考研全考试真题剖析的书来看,但也要自己多琢磨。假如历年的阅读理解都搞得非常了解了,没题目可做,就做六级全考试真题里的阅读理解,然后仔细剖析。六级阅读理解也做光了,可以再看看毕金献、张锦芯出的模拟题里的阅读理解,不要做石春祯或别的人出的模拟题里的阅读理解与什么考研阅读100篇、200篇之类的东西,这类阅读理解大都是乱出的,跟全考试真题思路根本不同,做再多也用处不大。
(6)、不要仅仅依据一两年的专业课试题猜测那些会考不会考,专业课可能常常出乎你的出人预料!常常会有一些你考试前感觉有点偏甚至非常偏的题目,所以要尽可能多搜集到不少年的专业课试题。但即便如此,也要全方位复习,多做题目,尤其是理工科专业,专业课不多做题目也是绝对不可以的。
(7)、数学不多做题,那就别考算了,一定考不上的,不需要费时了。
(8)、假如数学基础不好,请在复习第一遍时读那种用于大一学生基础知识的单科配套辅导书,而不是专门为考研写的复习书,由于那些书会从新手的角度来解说问题,对基础不好的人真的理解有关内容非常有帮助。
9、几个容易见到的方向性错误
(1)、只依据前一年或前两年的专业课试题,胡乱觉得一些东西不会考,不全方位复习,结果常常是你觉得不会考的,它偏出了个超级大题。
(2)、到开始正式考试报名的时候才决定考不考研,匆匆忙忙做决定,极少有考上的。
(3)、自以为基础好的科目不认真复习,以为凭基础好应该能过,常常会考得非常烂。
(4)、考文科类的研究生,却没多打听了解该专业的历年考考试试题的出题范围,譬如说有很多文科类的专业课的题目是指定教程里面没的,而是在近期几年的学术杂志或学术专著才有些,你却一点也不了解,一点也没读。
(5)、高数和英语不做题目或极少做题目,英语作文和翻译也极少练习,光看答案,考试时才发现速度不快、时间不够。
(6)、全考试真题在考试前看都没看过,或是看得极少,整天都在做模拟题,费时。
10、考研感受、考研的平时生活与自我勉励
以个人经验看,在第一轮复习时会颇觉枯燥,复习的积极性不高,但第二轮复习,开始全方位复习、做题的时候,慢慢会感觉考研的生活其实是蛮有意思的,并不像有的人想象的那样,觉得考研要花半年以上的时间来复习已经学过的东西,纯粹是在费时。
你常常能领会到自己天天都在进步,天天都有所收成,彷佛又回到了不思不想、一心只想搞好学习的高中年代。因为在考研期间,我仅需专心致志念书,不需要再为其他事情烦恼,我感觉在考研的那段时光里的生活非常幸福,在复习过程中感觉自己学到了不少以前没学到的东西,感觉从考研复习中受益多多。
在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前面时间多多,所以不太用心,可是很多人在快要考试时才发现自己开始复习还是太迟了,早就该开始认真复习的,为此颇感懊悔的人,实在是大有人在。我在考研前还一直感觉假如再给我一个月,我才能做到几乎有绝对的把握能考上,目前回头去看,我也觉得我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该多花点时间复习,就不至于到了考试前还那样担忧了。假如你想考试报名一个角逐非常激烈的学校和专业,那样更应该早点开始认真复习。真期望自己几乎能确保考上研究生,所需的工作量,的确相当的大,比那些想试试看看看自己能否考上研究生所需的工作量要大得多,但,你付出的努力肯定是值得的。可以说,能否经受看着有点枯燥的考研复习生活,正是对考生最大的考验。很多人都在开始时兴致高涨,可是在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玩心大动,不想静下心来念书了,结果功亏一篑。动摇不定、优柔寡断、“三天打鱼,四天晒网”是考研的最大禁忌,也是很多在考试前你就能判定他根本考不上研究生的那类人的基本特点。考研需要韧性和毅力,需要你能在某段时间里不受外面干扰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在考研期间在这类方面得到的训练,会叫你受益终生。当有一天你考上了研究生,你就会发现考研的过程本身就是非常难得的生活体验。考研期间得到的意志力练习,会成为你自信的要紧源泉,会能够帮助你将来在事业上获得更大的成功,肯定是你一生极其宝贵的财富。
虽然每年一直有那样多人考试报名,可是真的完全用心复习,一心一意复习的人数就要大优惠扣了,所以不要看着报名总数吓人,其实真的有竞争优势的考生人数还是有限的。在考研复习的之余,也应该注意训练,晚上或下午可以去*场跑跑,考研不只要毅力,也要体力的。假如读烦了最好休息休息,去外面或西湖边走走。放松了之后再读,不要过分强迫自己念书,成效不好。周六下午或晚上可以休息一下。心情要愉快,要天天想象考上了之后怎么样怎么样,而不是万一考不上会多么没面子之类的问题。可以常常设想考完之后怎么样大爽一把、大睡一把、去什么地方大玩一把,以此勉励自己。
失败者老想着失败了会如何,整天在担忧,结果的确常常失败。成功者常常想着成功了要怎么样怎么样,整天在描绘将来的理想蓝图,结果的确常常事随人愿。总是失败的人一般是那些一直在担忧失败的人。担忧什么就来什么,期望成功就会得到成功,所以内心对我们的鼓励,尤为重要,常常是决定成败的重点。
11、参加考试和复试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考试
考试前一天,无论怎么样应该去看一下考场,尤其是考外校的同学,因为是杭州高招办负责安排考场,这类考场一般都是杭州的各所中学,应该先去看一下大致地方,以免首次匆匆赶时间,找不到考场,影响第一门的英语考试。
考试期间最担忧的问题可能是失眠,最好要先和同学协商好考研期间宿舍的作息安排,同时,为了预防失眠,可以买几盒“安神补脑液”备用,一旦发现自己或许会不太容易睡着,就吃几小瓶安神补脑液。
考试前应该筹备好钢笔、圆珠笔或签字水笔、铅笔,相同的笔请全部都要多筹备几支。以前考研的试题纸质非常差,不可以写钢笔,所以请习惯了写钢笔的同学要先训练一下写圆珠笔,并事先买好考研时要用的笔,先用顺手,不要到了考试前才开始用圆珠笔,或许会在第一天下午考政治时由于写字太慢也时间来不及。假如察看到纸质不好,请勿用钢笔答卷,会干扰卷面印象,紧急失分。请带够圆珠笔或签字笔!除非你根本没认真复习,不然在考试过程中即便感觉英语、政治数学中的一些科目没考好,也千万不要中途退出考试,必须要坚持到最后,反正你不管做什么事情也不差那两天嘛。坚持到底,最后还是考不上,那也可以问心无愧。一些课程你以为自己考得非常差,其实从最后结果来看可能还是能上上线的,所以不可随便舍弃!每年的考研都有很多的考生只参加前面一门或两门的考试,中途就不考了,所以你会看到每一个考场的人都原来越少,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管其他人怎么样,你要坚持到最后。绝大多数都感觉3小时的考试时间很紧张,请在考试前一个月或两周内开始练习做题速度!请先安排好各部分各花多少时间,控制做题速度。
(2)、复试
假如你估计自己可以上线,或是已经顺利拿到了复试公告,那样你应该打听是不是是等额复试还是差额复试,若是等额复试,其实基本上就录取了,若是差额复习,还要用心筹备一下。即便是等额复试,也应该注意在面试时要尊敬老师,不要表现狂妄,令面试的老师反感,但也要表现源于信,应该注意面带笑容。也有听说在等额复试时有些考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特别狂妄,感觉专业课太简单了,得意洋洋,而被刷掉,颇为可惜。若是差额复试,更要小心,不要以为自己总分高,就高枕无忧了。虽然总的来讲名次靠前的考生在面试时一般都不太会刷掉,假如你仅仅处于中流,即便不是最末,也要多费心思筹备。尤其是应该注意非常不错地回答问题。
主要的问题一般是先自我介绍,第二问为何要考我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在面试前要先想了解。其他就是问几个跟专业稍微有关的问题,一般都不太难(不同学校状况困难程度不同)。应该对该系该专业的基本状况知道一些,在回答为何考该校该专业时可以讲由于它多么有名,多么有实力,自己多么感兴趣的角度来介绍,当然也不需要太夸张,客观介绍即可。假如担忧自己会被刷掉,尽可能在面试前给系主任盒负责研究生招生的副系主任写信,介绍我们的状况,表明我们的兴趣和对该系的向往等等,要用心写作,会有所帮助。应该提前1~2天到该校,然后找在读研究生知道往年面试的基本状况,做到心中有数。面试最好提前30分钟到1小时到该系,如此你或许有机会帮他们做点杂务,或者跟副主任等聊聊天,让他们先就知道你,会大大减少面试时被刷掉的风险。
12、考研应该是一进大学就该考虑的非常重要的事情之一
浙大学生一般在刚入学时,就常常听到老师和学长们提到竺可桢校长的两个问题,即“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要自己问问,第1、到浙大来干什么?第2、以后要干什么样的人?”说实话,当年我听到的回答大多空泛而不确定。假如今天要我来讲这个问题,那样我觉得在浙大本科期间非常重要的是要找到我们的奋斗方向,找到我们的兴趣,找到我们的职业目的和职业理想。至于以后,每一个浙大学生在毕业时的选择其实都是非常有限的,要么考研,要么出国,要么直接参加工作,所以,最好早一点确定我们的目的,早一点开始努力,由于要出国、考研或直接去工作,在学校时要培养的能力和素质还是有差异的!在我看来,不管你应届时考不考研,你都要先对考研这个问题有较多的认知,由于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你应该一进大学就考虑以后是不是要考研,假如要考研,想考什么学校与什么专业(尤其是专业!)的研究生!请早一点决定,不要匆忙上阵,没几个匆忙考研的人能考上的。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请未雨绸缪,想想你的将来!
那样,读研究生到底有哪些意义?读研究生有意思吗?
因为本科尤其是浙大的理工科,一般都课程繁重,常常要做作业,写实验报告什么的,期末的考试重压也比较大,令部分同学感觉有的疲惫,非常期望早点结束大学生活,不太想在大学里呆下去了。但,假如你读过研究生,你就会发现,研究生的生活和本科时的生活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自由宽松得多,你可以有不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看自己想看的书,考试一般也不难通过,主如果写几篇论文而已。假如你是一个喜欢念书的人,那样,有机会读研究生还是很好的,你可以在研究生阶段看不少你本科期间一直想看而没时间看的一大堆书,也常常可以有空去听各种各样的讲坛,再也不需要担忧逃课听讲坛时老师会点名,由于研究生的课极少,大多数第一年就上完全部课程了。除去可以自由自在的读一些自己想读的一些书,我感觉读研究生有哪些好处是你还有2~3年的时间为自己将来的职业做适合的筹备,尤其是,你可以通过换专业考研,学习自己期望进入的理想行业所需的专业常识,在毕业后转到该行业去。除此之外,应该指出,考研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值钱的选择权。假如一个人对前途毫无把握,仿佛将来毫无自己可以选择的空间,只能被动的同意命的安排,是很痛苦的。千万不要等到已经走投无路的时候才去想我们的出路!
考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权,你常常可以通过考研改变我们的生活情况。当你对工作不满的时候,想改变职业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考研更换一个全新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是让人羡慕的。因此,我感觉无论你暂时想不想考研究生,请必须要多花时间把数学和英语的基础打好。不要感觉数学习英语没用,它有时可以改变或决定你一生的命,那样还有比这种常识更要紧的吗?假如你数学和英语的基础都非常不错,那样无论你何时想考研究生,你都会对自己比较有信心。
13、该读什么专业的研究生?
假如要读研究生,该读什么专业的研究生呢,好象大部分人都选择读自己原来本科读的专业的研究生。可是,我感觉如此的选择未必是正确的。就我而言,假如我当年可以保送读本专业的研究生,那我相信我肯定不会读的,由于我虽然不讨厌自己本科的专业,可是也一点都谈不上喜欢,而且分配的前景也不太好。我必须要读自己喜欢而且前景比较光明的专业,假如考上了研究生仍然对前程一筹莫展,那不过是给自己推迟了面对难找工作的局面的时间而已,最后,你不可能逃过这一劫,你势必要面对现实。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我看来,无论是对男同胞还是对女同胞来讲,婚姻和职业是不是理想,都是影响很大的事情,而总的说来,职业理想与否可能更为要紧,由于工作不理想也会干扰到婚姻的情况。在一个早就过时落伍的行业里,你累死累活也远没在新兴行业里的普通人的薪资高。不要听信那些辅导员之类的爱系教育的胡吹海侃,说我们的专业前景多么好,要听听那些已经大四或是已经毕业了的同专业的大师兄师姐们的怎么看,他们的看法才有真的的参考价值。现实是残酷的,会让很多人清醒,早一点清醒对你绝对有好处,所以请你早一点打听我们的专业去向和分配情况为好。因为每个人的状况不同,我没办法说你必须要读什么专业,不过假如你对一个东西特别有兴趣,那就应该去学,那个专业就是最好的选择。假如对什么东西都没非常浓的兴趣,那样我觉得你最好选一个分配还很好,自己也相对比较喜欢的专业。假如根本不了解自己喜欢什么,那第一要做的事情是剖析我们的长处和短处与我们的点性格特征点,再选择那些可以发挥自己长处而不是短处的专业。譬如说,假如你喜欢跟人交际,喜欢聊天聚会,不喜欢千篇一律的呆在房间里,那样你或许合适去做律师、。管理类或是销售类的工作,不该去做技术性或研发性的工作。当然,假如你只喜欢而且合适搞技术,那你还是搞技术好了。
因为你不是活在真空里,你的心理常常遭到周围人的怎么看和境况的影响。所以在选择专业时考虑到社会进步前景和职业进步前景也是极其必要的。就现在而言,假如你对我们的专业并没热情,甚至极其不喜欢,那样虽然你考本专业相对更容易考上,我还是郑重劝告你不要读本专业的研究生。你读研究生最好要和你的职业理想联系起来,不要为了读研究生而研究生。假如你读本专业的研究生不可以使你辞职业理想更近,那样你三年的时间就接近于浪费。假如你将来要转到你感觉比较有前景或比较喜欢的职业和在本科毕业时的困难程度几乎一样大,那样与其这样,还不如早点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早点筹备考研,考到自己想读的、感觉比较理想的专业去,即便减少学校的档次也是划算的。
假如说在本科时读个好学校比读个好专业更要紧,那样我觉得,对大部分人而言,在研究生阶段,专业的好坏可能比学校的名声更要紧,由于它直接影响你能进入哪种行业,而行业的好坏是极其要紧的。在一个没落的行业里,不只很难得到其他人的尊重,收入一般也和好行业相差很大。
14、关于换专业考研
显然,对于绝大部分大学而言,好专业就那些,数得过来,普通的系占绝大部分,还有一些系科的分配则历来都非常差,非常难找到好工作,甚至根本找不到工作,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对此,大家第一应该同意现实,然后再去慢慢改变,抱怨是毫无用处的,自己多考虑未来的出路才有用。所以,千万不要由于自己专业不好,就怨气冲天,就丧失斗志,甚至以此为借口不认真学习,这是最可悲的。其实在大学本科里学个差专业,并不意味着没进一步改变命的机会,其中一个好机会就是在考研究生时换专业。数学基础不好的文科专业换到新闻法律广告等专业,不怕数学的,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可换到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也换到好的文科专业如新闻法律广告等专业。
关于换专业考研究生,有几个容易见到的问题:
一个是感觉自己假如换专业考研的话,那大学四年不是白读了吗?由于毕竟不少专业课的东西用不着了。其实如前所述,假如你本科的专业不好,你即便不换专业考研,将来工作也极少会做本行,由于本行本来就不好嘛,不然就不会感觉我们的专业不好了,所以对于以前的专业常识没用处,没什么好心痛的,应该看作是新的生活道路的开始。其实,理工科的练习还是非常有用的,它使你的思维比较明确,而且读过理工科再去学经济管理和法律新闻之类,在接触到有关技术方面的东西不会象那些一直学文科的同学那样感觉非常神秘。假如你在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或从事金融证券行业的工作的话,理工科的背景还是非常用的。还有一个担忧是怕换到新专业会跟不上,其他人毕竟大学学了四年嘛,如何跟得上?除去少数几个专业,我看过不少换专业读研究生的人,其中一些我还非常熟,没见过哪个跟不上的,一般还都学得很好,所以不需要担忧这个问题。不过假如基础不是非常扎实,换到信电和计算机读研究生或许会辛苦些,换到文科性质的专业读研究生应该毫无问题。换专业也不可以漫无目的,应该依据我们的职业目的,将兴趣和职业目的结合起来选择专业,然后尽快选定学校,尽快知道有关的信息,早做筹备。在确定了学校和专业后,最好去该学校一趟,看看校园,去该专业的研究生宿舍知道有关考试的需要注意的地方与未来的毕业分配去向,看看是不是和我们的职业目的比较接近。这非常重要!同时最好和一个热心的研究生打造联系,以便知道有关的动态变化。
说来讲去,还是有不少人怕换专业,感觉没把握,或是感觉好象没先例,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不太情愿地又考回本科时学的专业。其实,换专业并没一些人想象的那样难,就像考研没某些人夸张的那样难一样。在考研时换专业成功的人多得是,以下是我所认识或了解的跨专业考研并且成功了的例子:
(1) 英语?法律 (2) 数学?计算机
(3) 物理?金融?会计 (4) 英语?数目经济学
(5) 物理-生物?工业经济 (6) 茶学?会计
(7) 牙医-财政学 (8) 建筑经济管理?建筑学
(9) 数理统计?数目经济学 (10) 管理学?数目经济学
(11) 统计学?法律 (12) 化工?化工?国民经济学
(13) 政治?法律 (14) 热能?房产?历史
(15) 数学?经济学 (16) 光科?会计
(17) 高分子?计算机 (20) 统计学?金融
(21) 经济学?新闻(22) 热能?新闻
(23) 地理?经济学(24) 铸造?会计
(25) 历史?经济法?国际经济法(26) 英语?行政管理
(27) 农学?企业管理 (28) 机械?计算机
(29) 物理?物理?金融(30) 会计?经济法
(31) 物理?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32) 地科?哲学?哲学
(33) 数学?系统工程?经济学 (34) 高分子?生医
(35) 农学?金融 (36) 化工?化工?会计
(37) 数学?财政学(38) 档案管理?金融
(39) 热能?自动控制 (40) 化学?金融
(41) 物理?电子?电子(42) 地球物理?生物
15、应届考研还是参加工作后再考研
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生活计划,因此,无论是应届考研,还是在参加工作后再考研,都各有利弊,不可以以偏概全。不过总的说来,假如你在毕业后直接就能进入你想去的行业工作,则无论是应届考研还是等工作几年之后再考研,都是可以的。可是,假如你估计你以后只能进一个非常没前途的行业,工作待遇也非常差,那样最好还是在应届时就考研,而且应该尽可能早筹备,通过考研,跳离苦海,向我们的职业理想挨近。假如你能考进一个自己比较认可的专业读研究生,那样花上一年左右的时间全力筹备是完全值得的,由于它可以使你进入理想的行业,改变一生的命,意义深远。不要随便错过应届时考研究生的机会,由于工作之后要考研究生一般都要离职考才能考上,而且时间也远没应届时这么多,其他麻烦事也多。假如不离职考研,大多都考的是那些冷门、角逐不激烈的专业或是本来就不太喜欢的本专业,和应届时可以选择的专业是有差距的。假如你最后决定要考研,就要同意过半年多到一年左右的寂寞的生活,不要看到同学找到工作了又蠢蠢欲动,心思动摇。很多同学在中途舍弃考研的借口是“还不如工作两年之后再考研”,可是这种人一般将来比当时更没信心考研究生。也有的人是为了逃避考研失败的尴尬而不敢考研,怕同时参加考试的同学不少都考上了,而自己却没考上,会非常没面子。这种心态实在不对路。
害怕失败就去逃避失败,比失败本身更可耻,而且更妨碍一生的进步。面对失败,勇敢面对,才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中国人这么多,好专业,好职位都极其有限,角逐都非常激烈。要了解,你在逃避角逐的同时,也错过了拥有更好的、更有收获感的生活的机会。
1f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