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中快乐感知科学神奇、‘自驾游’横跨五省看美景、在‘给予’中收成快乐成长。”本报16日刊出的反映孩子暑假开心的报道,引起一些工薪族父母另类关注:暑假,有的孩子的快乐没着落,父母还跟着烦恼!
孩子被电子商品“绑架”
“平常跟女儿约法三章,手机只可以用于打电话,上网、游戏之类都不可以用,只有寒暑假可以例外,可是女儿假期对手机的过度依靠,还是让大家做父母的感到意乱心烦。”
暑假开始不久,南京临江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小周的母亲就烦恼地发现:女儿被电子商品绑架了。周母亲说,早上外出上班前,女儿躺在床上看手机,白天就“宅”在房间看电脑或者玩平板,即使是晚饭后在小区散步,她也抓着手机不松手。“目前她父亲已明确禁止她用电子商品了,她正在跟大家怄气呢!”
“对于老人不在身边的工薪族家庭来讲,暑假比平常还累!”吴鑫跟老公都是湖北人,他们的工作时间都是朝九晚五,儿子目前读小学五年级,“学期一结束,大家就开始发愁,暑假把他送到哪儿才最放心?”
“单独放在家一定不可以,可送去湖北老家又没人辅导作业,带他到办公室吧,轮流做我和老公的‘小跟班’也只能偶尔几次,不然单位领导也会有怎么看。”吴鑫苦笑着说。
送不送回老家,也非常纠结
中考结束前一天,南京初中三年级学生成收获和父母约定:不管中考结果怎么样,暑假不上培训机构,而要好好轻松一下。成成的父亲在媒体工作,母亲在医院上班,都是紧张忙碌型,怎么样安排孩子暑假生活,夫妻两个没少伤脑筋。“大家还是给成成报了个书法班,可是一周两个下午上课,余暇时间仍然不少。15岁的孩子,说小不小,说大不大,整天放在家,要么上网,要么看电视,怕搞坏了双眼,而且1日三餐也成问题。”无奈之下,成成爸爸妈妈筹备7月底把孩子送回苏北老家,让老人看管孩子,“但困难也不少,第一老家条件不好,没空调,酷暑难耐,孩子晚上睡觉能否吃得消?再则,回到老家,洗澡、上卫生间孩子都不习惯,语言上也有障碍,而且送回老家孩子也还是没玩伴。”成成父亲纠结不已。
是不是“补课”也成两难
“你好!钟父亲,你家孩子中考成绩,大家认真仔细剖析过了,感觉孩子化学没发挥好,以后上高中化学极其要紧,暑假正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大家这里聘请了南京先进的老师,可以给你孩子迅速提升提升。”
在一家省级事业单位工作的钟先生,7月份以来已接到几十个如此的“劝教”电话。“这类培训机构信息都打听得很了解,连孩子总分考了多少,每门功课考了多少分都了解得非常。因此,他们打来的电话每一句话都切中要害,说到父母心中的软肋。”钟先生烦恼地说,由于中考实在太累了,夫妻两个原计划暑假让孩子好好休息休息,可被培训机构三番五次地劝说,搞得心里七上八下的:“别的孩子都补课,咱不补是否会落伍?”
钟先生心里还有一大困惑待解:孩子中考总分及每门课考了多少分,培训机构居然都了解得一目了然,到底是哪个未经父母赞同就把这类信息提供给培训机构的?如此做违不违法违规?
“圈养”“教养”“放养”均不足取
工薪族父母的纠结着实让人关注。
“父母也应该注意打开思路,掌握借助身边的资源丰富孩子暑假生活,如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场馆,不少都是免费对孩子开放的。”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书记、副教授江胜尧提醒说,暑假三种“养孩子”的方法都需要适合加以注意。
一种是“宅”在家“圈养”。这种孩子“宅”在家里,一般有老人看管,基本上都是天天要完成适量的暑期作业,然后有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如看电视、上网等。一种是参加各种兴趣培训机构的“教养”。有的父母为孩子报了多种培训机构,使假期成了“第三学期”。还有一种是推广托管式的“放养”,即暑期孩子无人照看,就把孩子推广托管给一些私人办的夏令营和练习营等。
江胜尧觉得,不论是“圈养”、“教养”还是“放养”,对孩子来讲都不是理想的暑期生活。“暑假期间,父母还是要抽出肯定时间,与孩子一块适度参加社会活动或公益活动,让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训练社会适应能力,也可以带孩子到农村参加一些劳动,让他们在亲近自然中得到训练。”
有关部门也应有所作为。如为了丰富学生暑期生活,苏州文明办、市教育局日前联合启动2015年“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动,并在2014年首批25个“家在苏州·E路成长”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站基础上,新增48家体验活动站,全市中小学生只须登陆苏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互联网平台查看、知道体验站信息并进行预约,即可凭本人教育E卡通前往体验站免费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