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必背口袋书专题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一)
清单一语言表达考试知识点梳理
1.简明
语言表达“简明”的本质需要是:用最简短的语言材料传达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最好的表达成效。“简”反映了量的需要,就是表达要尽量简洁;“明”是对表达成效的需要,就是表达要了解、明确,不产生歧义。
删掉多余的词汇是“简”的最起码需要,但也不可以为“简”而害“明”,所以该保留的词汇肯定还要保留。
2.连贯
语言表达“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能力。语言表达要做到前后衔接通畅,文从字顺。具体说就是能调整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做到话题统一,鲜明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句序合理,连接紧密妥帖;注意前后衔接与呼应。当然,句子的连贯与简明是紧密统一的,不连贯的语句表达也就不了解,成效较差。
3.得体
语言表达“得体”是指可以依据语境条件适合地用语言,即用语能依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所、方法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维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语言表达得体是比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更高中一年级层的需要。
4.准确
语言表达“准确”是指在正确理解文意或句意的基础上,把握语段的重点信息、内容要素、中心思想,根据题目的需要,使词汇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准确”在语言运用考试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包含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运用谦敬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况,正确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
5.鲜明
语言表达“鲜明”是指表达的看法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要分明。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本考试知识点一般出目前概括、修改病句、拟写广告词、邀请信、劝告勉励、请托拒绝与致词、演讲稿等需要表明看法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目前描绘场景、仿写语句的考试试题中。
6.生动
语言表达“生动”就是表达能充分调动大家的形象思维,使表达具体、形象。生动总是是以准确、鲜明为首要条件的,有时做到了准确、鲜明,也就做到了生动感人;而离开了准确、鲜明,去片面地追求生动,就会给人矫揉造作、华而不实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