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清华大学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神话般的存在。不少孩子都曾梦想考入清华大学,不少父母都曾期望孩子能考入清华,可是真的可以达成这一梦想的,又有几个人?天才、学霸、运势、地域优势…大家总是只看到了清华学霸们的光鲜收获,却一直忽视了造就神话的付出与汗水。
1
大家来讲说清华大学有苦不苦? 还有那些要考入清华的学子们你能适应的了这里的快步伐吗?
一位清华的学生回顾自己清华本科生活:
我在高中时体育特别差,跑1000米都非常要命,一直都是不及格。到了清华之后,第一节体育课,老师告诉大家每年要测3000米长跑,跑不过不许毕业,取消推研资格。如何解决?
于是天天晚上10:30,大家的自习教室关门,操场上的人就多起来了。跑半个小时再回寝室继续学习,练了一个学期,我瘦了40斤,最后考试的时候我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大家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钟以内跑完了......
题海之王
“大家班有一个山东的省高考考试1、,得了713分。我问他,你到底是如何学成这么“牛”的?”
他说:我高中的时候只须市场上能买到的习题集我都做过。
假如大伙感觉省状元离大家太远的话,我再举一个河南高考考试第76名的同学的例子,看看他是如何做题的。他的IQ不会非常高,由于他在清华电子系学习很吃力。他说他高考考试6个主科的经典题他至少做了五遍。
所以我感觉题海战术肯定是学好高中课程的好办法。大伙可能感觉大学生就极少做题了,我不了解其它大学的状况,但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在清华每年做的题一定比我高中三年级的时候做的多。
清华“变态”的时间观
大伙假如到了清华可以看到,所有些学生骑车都是飞车,走路几乎都是小跑。你非常快从校门走进教室就能比其他人多看一会书,多做一道题。
时间久了,日积月累,你就会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充分借助课间10分钟,大家一天可以挤出将近两个小时,可以比其他人多做一套题。
所有人脑子里想的都是借助其他人休息的时间来充实自己,使自己在以后的角逐中占据优势地位。
同学们不要把清华的学生想得太牛了,清华学生中IQ超群的人至多占学生总数的1/4。他们比你们多的东西只不过对待自己将来的态度。
他们可以为了我们的目的舍弃任何魅惑。即使在大年三十,清华的自习教室也会人满为患。
用一位美国教授的话说:
“Students of Tsinghua,no Saturday,no Sunday,no holiday!”就是这种精神铸造了清华的神话。
最“不负责”的老师
老师做研究都是大神,但几乎没老师“好好”给本科生上课。无人告诉你如何解决,你不会倒是不正常的了
有一次上微机原理课,老师说,今天回去用Protel把课上的电路模拟一下。同学们都说,大家是这辈子首次听说这个软件。老师说:“这是电子工程职员应具备的软件。”转身就走了。
无法,大家回去在图书馆熬了3天终于把这个软件掌握了。
一次数学课,老师让大家回去用MATLAB画一个三维wuli.in的图形。同学们都说没学过———这仿佛是数学系的一门必学课,老师只说了一句:“没学过?回去学呀!”大家又是在图书馆耗了好几天,基本弄了解了。
所以,当你感觉有哪一科学得不太好的,绝对不要埋怨客观条件,我们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
这里的小标题,最不负责的老师,其实也是最负责的老师,由于老师们的散养,缔造了一代又一代超级学习力的清华学子。
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清华的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所以清华的体育课之所以需要那样高、那样严格,就是逼着大伙好好训练身体。
目前,大家班今年有20个人报名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一是为了感受一下,二是对我们的耐力非常有信心。
推荐大伙多训练长跑,最好天天跑个1000米。相信吧,等你们到了一流大学需要熬夜做研究的时候,你们将会发现自己大学打下的身体健康根基是多么要紧。
学习上积累的重要程度
有一位古人,总感觉自己天天都会做一些错事,为了少犯了错误误,他就想了一个主意:拿出一个碗、一包黄豆、一包绿豆, 天天做了一件好事就把黄豆放进碗里,做了一件错事就把绿豆放进碗里。
天天晚上睡觉之前,他就数一数里面有多少颗黄豆多少颗绿豆,然后想一想自己今天做哪 些好事什么坏事。就如此日复1日,黄豆渐渐增多而绿豆日渐降低。
假如一个问题模糊了,就点击问题看答案,快点就去复习,把这个要点消灭掉;如此能做到随时随地复习。
排队打饭的时候,刷牙的时候,睡觉前的几分钟,甚至是蹲坑时,你都可以用来学习。其他人在玩手机,你却在刷必考试知识点,进一步梳理我们的解题思路。